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

淨化人心_江賢二


江賢二走過創作四十餘年,繪畫一直是他追尋自我完成的精神憑藉。篤信藝術來自於人,來自於生活與生命,江賢二慣常用心地體味生活,覺察人性中本質的美感,探求生命中深刻的感動。

一種在作品之外可以喚起廣大共鳴的美與感動,是江賢二一生的追求,無論作品的外在面貌如何變異,他所真正渴望企及的永遠是那難以言說的精神境界。

隨著身處的環境與心境上的改變,畫風及用色也隨改變,但就算如此他漂泊中的不變追尋,是那"人"的溫度,與"人"很接近,雖然他在創作的時候並非刻意表現這樣的想法,但是作品完成後自然呈現這樣的感覺,這就是"作品就是藝術家的展現。"



這系列畫作畫的是他移居台東後所接觸的三仙台比西里岸部落、pawpaw的鼓聲、台東的美麗海岸、遼闊的太平洋及孩子們的希望,同時也揉合了江賢二對美好事物追求的點點滴滴。

海給人的想像空間很大,對他而言像是一張無垠的畫布,可以盡情地在上面揮灑。江賢二從眼前所見的種種大自然景物終結取而來。而這些,都是在都市裡面所無法見到的,讓人不得不訝於他豐沛的創作能量與勇於求新求變的精神。


傾聽海的聲音,與海開展心靈對話,隨著潮來潮往,放開胸懷輕呼輕吐,恣意享受與海的纏綿互動,海洋的聲音正是江賢二最大的靈感來源。

藝術始終是從人性出發,作品如果沒有溫度,就無法顯現其意義,人類的精神靈光也將被遮蔽。雖然已屆古稀,江賢二對人性專注凝神的關懷與探索,及其以藝術修道的心志,持續而不停歇。

欣賞他的畫,總是會給人一種心境上的歡愉,畫面令人屏息,但卻帶給人一種心靈上面的提升感,彷彿他透過畫面,利用畫筆,把觀者的心靈進行淨化。



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

藝術家_廖堉安


忙碌擁擠的都市生活中,我們身邊總圍繞著大量的喧囂、迷亂和繁雜,在這些複雜的壓力和焦慮下,應該擁有什麼樣的態度和心境,來紓解和釐清這些瑣碎的陰影..?我期盼以一種最低限度的積極態度來過生活,這是種緩慢而迂迴的生存方式,閃避和遁逃即是最順手的工具,裝傻和訕笑則是最擅長的技巧。



乍看其筆下作品會以為是卡漫(卡通漫畫)形態,仔細欣賞後,作品內的故事鋪陳,可能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人性表達,特別是都會中人們的心理狀態,相當濃厚的嘲諷意味,不免令人會心一笑。早期使用的裝飾性色彩,也逐漸以深藍、深紫、深褐來暗喻人性的灰色面,畫面的調度顯示出一種緊張的狀態,卻有一股靦腆的抗拒,闡述出年輕一代共同的語言及情緒表達。



「自畫像」之後,廖堉安創造出更多戴著動物頭套的人物角色,但不論是雞、鴨或貓人,多半是面無表情,再配上一副鳥嘴,「鳥嘴是攻擊他人的武器,也是保護自己的利器」,廖堉安解釋到。脫離單一角色的構圖,廖堉安讓兩、三個角色互相產生小動作,如貓人拖著一臉不情願的寵物鴨,或把鴨子當氣球飛等等,廖堉安藉著角色之間的肢體互動,隱喻人際關係的拉扯、猜疑、無力等情境。

廖堉安的作品乍看之下色彩斑斕,淡化中卻是在講述人類的黑暗面與人性的可悲,不禁讓觀者觀賞時多一層思考,我很喜歡廖堉安漫畫似的手法,帶著一種童趣,看似天真卻令人無法反駁。